40幾歲的劉先生2週前曾因昏厥就醫,心臟超音波報告寫明「肥厚型心肌病變」。然而今突然心因性猝死,來不及和家人說聲再見。劉太太表示劉先生前幾天於睡夢中心跳停止過世,未曾再醒來。

心因性猝死發生 存活率僅10至30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心臟血管科醫師林廷澤表示,「心因性猝死」定義是心臟疾病引起的非預期性死亡。男性發生率高於女性,平均發生年齡約55到58歲,發生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例如50歲族群為1/1000,而75歲則增加到8/1000。然而,心因性猝死卻占年輕族群死亡原因的多數,加上突然、非預期性的特性,帶給社會經濟和家屬心理重大衝擊。心因性猝死存活率不高,僅10至30%。

心因性猝死原因 冠狀動脈疾病佔70

8成以上的心因性猝死,由心室頻脈或心室顫動引起。猝死的男性患者中80%由冠狀動脈疾病引起,而女性則較多因遺傳性的心肌病變和心律不整所引起。猝死可能是先天遺傳的影響或是後天環境和行為的改變,主要可分成冠狀動脈疾病、心肌病變和遺傳性離子通道病變等3類:

1) 冠狀動脈疾病(約占70%)/

冠狀動脈疾病為心因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大多是曾經心肌梗塞後留下心臟疤痕,形成容易心室心律不整的環境。慢性冠狀動脈狹窄,也是心臟衰竭的原因之一。

2) 心肌病變(約占20%)/

肥厚型心肌病變、擴張型心肌病變、急性心肌炎、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和先天性冠狀動脈開口異常,都是造成心因性猝死的原因。然而診斷困難和過慢發現,都讓患者在猝死後才被診斷出來。

我覺得戴活動假牙,疼痛真的是最常出現的問題,包含基牙疼痛和軟組織疼痛,基牙疼痛大多是因為受力過大或卡環的側向外力。如果你是軟組織疼痛的話大多是因為基托邊緣過長,過度銳利,或基托的組織面出現小瘤等等,也有可能是因為牙槽脊部分有骨尖或骨禿、骨脊都會有可能形成組織倒凹的問題,若覆蓋黏膜較薄,假牙擠壓基托救護下沉,尖脊磨破等引起疼痛的問題。另外還有固定位置不夠穩定,主要可能是:1、彈跳,就是卡環未進入基牙的倒凹區,2、蹺動、擺動、上下動等原因是卡環體與基托不貼合,導致間接固位的位置不適當,牙合支托,卡環在牙面形成一個支點,讓卡環無固定位置的能力。3、基托與組織不密合

3) 遺傳性離子通道病變(約占10%)/

活動假牙

這類病人超音波和心電圖檢查沒有異常的心臟結構,往往因為遺傳性的離子通道病變造成心室心律不整而發生猝死,尤其常見於45歲以下患者,例如東南亞男性好發的布魯格達氏症候群、Long-QT症候群、多形心室心動過速等都會造成年輕患者猝死,也帶來家庭和經濟上的巨大衝擊。

猝死前1天到1週 容易出現胸痛、呼吸困難或心悸

林廷澤醫師表示,雖然是猝死,但大部分患者在發病前仍有危險徵兆,卻常常被忽略,失去提早診斷和預防的機會。研究顯示,猝死前的1天到1週,約有5成患者有胸痛、2成患者有呼吸困難或心悸等症狀,其中女性較男性更容易有呼吸困難的表現,然而發生上述症狀,僅不到20%患者會到急診就醫。

活動假牙

因冠狀動脈疾病為心因性猝死的主要原因,民眾應留意其危險因子,例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和抽菸等,皆需積極改善和預防。其他危險因子包括猝死的家族史、慢性發炎(如血液中的C反應蛋白上升)、飲酒和咖啡過量、攝取過多容易氧化的脂肪酸等。

防心肌梗塞猝死 控制生活很重要

林廷澤醫師提醒,心肌梗塞患者應該積極預防猝死發生,除了按時服藥外,發生胸痛、心悸或呼吸困難等症狀時,應提高警覺,盡快就醫。患冠狀動脈疾病的患者,需進一步加強控制上述的危險因子,改善代謝症候群,戒菸和適時適量運動,預防心肌梗塞發生。而心肌病變和遺傳性離子通道病變的患者,建議積極確定診斷,並依照發生猝死的危險分級接受抗心律不整藥物和體內去顫器治療,還要提醒直系血親家族成員做篩檢,早期診斷。

牙齒快速美白方法,是在牙齒表面塗上適當濃度的過氧化氫,再在牙齒上做熱處理,讓過氧氫釋放純氧經由牙釉管滲入牙齒深層象牙層,打斷深色素的碳環結構,快速消除由喝茶、咖啡、可樂、抽菸、嚼檳榔所產生齒垢,可以改善2~4色階達到美白效果,發熱的光來自特製的高科技雷射,催化藥物產生純氧,達到牙齒快速美白的效果事前牙齒需先經牙醫師的檢查及診斷和整理,補綴表面具有裂縫的牙齒,即可進行,做完美白後一個月內盡量不要喝咖啡、茶、可樂等易染色的飲料,一般潔牙保健,當可維持一段不短的時間,對軟組織的傷害也不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蔡小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