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報綜合所得稅時,別忘了稅法規定,有哪些名目可以扣除以減輕稅負。比方說,每增加一名扶養親屬,可享有8.8萬元的免稅額;如果扶養年滿70歲的直系尊親屬,免稅額可再多減除4.4萬元。依法有許多費用可扣除,除特別扣除額外,申報時可選擇採標準扣除額或列舉扣除額的方式申報。

列報扶養親屬 須共同居住

「免稅額及扣除額愈多,節稅效果愈大」,國稅局官員說,扶養親屬愈多,能省下的稅金就愈多,但要注意被扶養人的免稅額加扣除額要大於被扶養人的年度所得,否則不但沒有節稅效益,可能還會使自己申報的所得增加。

不過,常常有民眾為了省稅,兄弟姊妹會重複列報父母免稅額,或申報不符合規定的扶養親屬。台北國稅局表示,彙整往年民眾申報綜所稅錯誤樣態,列報扶養親屬免稅額的爭議最常見。

扶養親屬重複列報 補稅單跑不掉

有位國稅局局長就曾因「重複列報免稅額」收到補稅單,形成「局長罰局長」的趣事。這位局長扶養母親,也年年申報扶養都沒有問題,突然收到補稅單也一頭霧水。經過調查,原來是局長的姪子剛出社會,在報稅時將祖母列報為扶養親屬,造成重複列報。

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家族稅務辦公室主持會計師許志文提醒,納稅義務人列報扶養其他親屬或家屬,須符合民法規定具有「家長家屬」關係及以永久共同生活為目的而同居一家;至於未滿20歲,或滿20歲以上而因在校就學、身心障礙或無謀生能力,確實受納稅義務人扶養者,才能減除免稅額。

報扶養其他親屬或家屬,除需符合同居一家及扶養事實的要件外,還有「先後順序」的規定,應由先順序者負扶養義務,除非先順序者有不能維持自己生活的事實,才得由後順序者負法定扶養義務並享有「免稅額」的稅捐優惠。

輸送帶?隔代教養 ?扶養孫子女可減特別扣除額

值得注意的是,現今社會有許多家庭是隔代教養,財政部也與時俱進,今年首度開放父母若因特定狀況不能扶養子女,由祖父母實際扶養孫子女,祖父母報稅時可列報「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及「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財政部官員說,父母無法扶養子女的情形,包括死亡、失蹤、長期服刑或受宣告停止親權,符合上述情形之一,祖父母實際扶養孫子女並列報免稅額,就可列報相關扣除額。

輸送帶在工業上非常重要,如果要自動化一個線程,過去可能需要號內許多人力去搬運,但開始工業化之後,許多人力的工作都將被取代,使用許多工業機械來運作,再藉由輸送帶來將其運送至下一個線程或下一項自動化工序,不斷反覆之後,如果此線程不需要人工的話,那這個產品可能就可以就此完成,舉例來說:將產品製作的過程,到沖洗,到上色,到印樣,到貼模,到包裝,到出貨,這幾道工序往往就需要許多步驟跟轉送,但貨品每天都有好幾萬甚至好幾百萬再線程上跑,都有可能,如此龐大的數量,再轉送傳送的過程中很難去用人力一個一個搬運,所以使用輸送帶就可以解決這問題,讓產品在移動中不用人力介入,就可以移動至下一到自動化工序,或許是上色或許是沖洗,都有可能,而這也是工業化時期經濟快速上升的原因。因為製作物品的效率提高了許多。

在申報方式方面,納稅人若採用標準扣除額申報,不需要任何證明文件,可依稅法規定的金額扣除,106年度標準扣除額單身者是9萬元,夫妻合併申報是18萬元。

列舉扣除 大於標準扣除額才省稅

如果所得年度中有捐贈、人身保險費、醫藥及生育費、災害損失、購置自用住宅貸款利息以及自住房屋的租金等列舉扣除額支出,且合計金額大於標準扣除額時,選用申報列舉扣除額較為省稅。但有些扣除額僅限直系親屬或子女,列報時需特別注意。

人身保險費可列舉扣除,每一被保險人每年扣除數額以不超過二點四萬元為限,全民健康保險的保險費則沒有金額限制。

美容手術 不能申報抵稅

輸送帶廠商官員指出,保留醫藥及生育費支出收據正本,可全額申報扣抵,只要是全民健保醫院的收據都合乎條件,包括掛號費和自付部分的醫療費用都可以申報,而且有多少報多少,沒有金額限制,稅率愈高省的稅愈多。但須注意,美容手術這一類不屬於治療性質的花費,不能提出申報抵稅。

因病赴國外(包括大陸)就醫,只要能檢附國外公立醫院、財團法人組織的醫院、公私立大學附設醫院出具的證明,就可申報扣除。因身心失能無力自理生活而須長期照護,付給公立醫院、全民健康保險特約醫院及診所或其他合法醫院及診所的醫藥費,可依法扣除;但非屬醫療行為的生活照護費不可扣除。

如每月貸款利息超過1.5萬元以上,建議可選用列舉扣除,因貸款利息已超過標準扣除額18萬元;如屬租屋族,每月租金超過1.5萬元也可考慮選擇列舉扣除,可減低所得稅負擔。

輸送帶原理很簡單,就是以兩個輪軸作為支點轉動,透過傳動滾筒集尾部滾筒型呈現循環的環形帶,上下方輸送帶透過拉緊張力可以達到牢固,如果需要加強的話,可以使用托輥支承以限制輸送帶的垂度,也可以加裝許多無動力滾筒,藉由滾筒轉動且支撐,運作時只要將其傳動開關打開,運轉傳動滾筒,帶動輸送帶使其轉動,讓物體在輸送帶間藉由摩擦運行,在自動化工程中,會將產品放置在輸送帶上,和輸送帶一起共同受到驅動傳動滾筒的影響,而向前帶動。我們可以看到有許多行業都藉由這樣的方式在製作產品且包裝出貨。在未來的科技發展下,與我們拚搏競爭的就是時間,在時間影響下,共同資源下我們都要提高速度達成,這樣才算是有產能。而未來時間成本越來越貴,所以要如何在一定時間內製造更大量的產能,就得靠自動化工程了,利用輸送帶一起來完成這些工作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蔡小新 的頭像
    蔡小新

    蔡小新的部落格

    蔡小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